最近正值开学季,不可避免地和同学们聊起专升本。
这一问才得知,升本意向的人占了大部分。

我接着追问升本原因,同学A说:“我还不想毕业找工作,读个本科先逃避两年吧。”

这时,已经立志做个打工人的同学B提出疑惑:“可是继续读书还得花父母的钱,这不等于是啃老吗?

听到这里,我觉得这个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。
因为躲避就业压力升本的人越来越多,升本=啃老这种看法也越来越普遍。
选择升本的人都默认了“升本=啃老”,这让更多外人对此持有了很多的偏见和不认同。
后来,我就把升本的人分为两种:
一种是真真切切想通过升本提高自己的,我称为拔高式升本;一种是借助升本来躲避就业,我称为啃老式升本。
在此,我想非常郑重地回答,提升式升本和啃老式升本是天差地别的。

两者的出发点不同:
啃老式升本为了追求安逸,而拔高式升本却充满了挑战。
前者可以找借口逃课在宿舍打游戏,考试可以留到前一天通宵达旦地抱佛脚。
这样度过大学三年的人在实习的时候开始碰壁,因为没有拿得出手的经历而陷入就业难的压力,索性就选择升本,用这个理由可以继续待在“象牙塔”里啃老。
而拔高式升本,我们却要付出很多的努力。
从前期的升本来看,我们就需要用一年甚至整个大学三年去好好学习,卧薪尝胆才能上岸。
而成功上岸仅仅是挑战的开始,本科的生活也有一定的难度,要求我们具有抗压能力和自主探索并学习的能力,接下来的几年至少不会是咸鱼躺平的生活状态。

过程中的收获截然相反:

啃老式升本是向父母伸手要钱,而拔高式升本需要日夜努力,期间还可以为自己创造收入的。
啃老式升本会躲过提升自己的机会,没有意识到升本可以带来的是个人能力的提升。
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,想着万一成功了会如何,再不济失败了也是有合理借口的。
没有想过如果成功了,这样的自己要如何适应升本的生活。

最后的结果天差地别:
啃老式升本最后轻易放弃,但拔高式升本一定会拼尽全力。
这是一个内卷的时代,很多人都在奋力地往高处攀爬。
有数据调查显示,2020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了870万。尽管这870万中包含了专科生、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,但是硕士和博士的人数只占了很少一部分,专科生和本科生占据了大部分,甚至预估去年的专科毕业生人数多达300万人。专升本的人数扩招至32.2万,不可谓不多。这对于想要专升本的考生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。近几年,我们都能听见,升本改变人生,升本走上人生巅峰的成功典型。
可是以逃避为名的啃老式升本,很难帮你实现改变人生的目标。
没有极强且坚定的动力,是很难坚持到最后一刻的。
逃避本身就是摇摆的,自然不会给你坚实的动力去改变和坚持。
在放弃的那一部分,很大占比是啃老式升本的同学。
也许拔高式升本的人来说,本科生的生活是为他们翱翔的翅膀镀上金的登云梯。
这些人的意志坚定,从很早的时候就蓄势待发,一直坚持到了上岸。
我们升本的出发点也能影响结果,毕竟读本科是一项长期且回报高的投资,需要做好持续努力的准备,而不是抱着继续安逸的想法。如果说啃老式升本的最初是希望逃避残酷现实的停滞不前,那么拔高式升本就是在跑道上的不断冲刺。
这样一来,你们和原地踏步的人距离自然会越来越远。
趁着还年轻,我们自然要选择滚烫的人生。